close

  繼2003年的《川北老鄉》、2007年的《老房人家》、2011年的《嘉陵江畔的挑夫》之後,64歲的南充攝影家楊麾的第四部攝影集《鄉情》,近日由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。這部包括碼頭、挑夫、婚嫁等9個專題的攝影集,每個專題的首頁都有一句相同的作者自述:謹以此書獻給我的父老鄉親。
  從40年前首次端起相機的那刻起,楊麾的鏡頭便一直對準川北尤其是南充這方生養自己的土地。他忠實記錄著這裡普通民眾的喜怒哀樂,也為那些悄無聲息的時代變遷,留下了生動直觀的歷史見證。
  地域風情背後的變遷
  《鄉情》的封面和封底連接起來,便是一張完整的照片:冷清的鄉鎮街道兩旁,兩位理髮匠相對設攤,用十分簡陋的工具為各自的顧客理髮、修面。廣角鏡頭增加了街道的空曠與深邃,悠然漫步的母雞,又為照片增添了幾分戲劇色彩。
  這張照片拍攝於1991年的南充市瀠溪鎮,它與其他98張照片一道,為讀者打開了楊麾的鄉情世界。嘉陵江龍門碼頭上洗衣的婦女,家禽啄食小孩碗中的飯粒,夏日中午挑夫用江水沖涼,村民們圍觀露天燈戲表演……瀏覽《鄉情》,猶如展開充滿濃郁川北生活氣息的風俗畫捲。
  1974年,楊麾從南充醫專(今川北醫學院)畢業後,分配至防疫站負責宣傳工作,很快便接觸到照相機。生活、工作在南充,楊麾對這裡充滿感情,他的業餘攝影創作自然關註周圍的生活世界,30多年共拍攝上萬張照片。“我拍普通老百姓,不拔高、不貶低、實實在在,客觀記錄他們的生活場景,展現人的本性。”楊麾說。《中國攝影報》原總編何志雲認為,楊麾的拍攝貴在與對象心靈契合、並無功利的動機。“他就是拍著,如同在拍著自己,拍著家人。”
  20世紀80到90年代,改革開放的春風悄然改變著川北地區的面貌。楊麾這一時期拍攝的許多作品,不經意間展現出社會文化的變化:燙過頭髮、西裝革履的時尚青年在街邊攤位選購領帶,街頭群眾學唱流行歌曲,農村婦女進城務工等場景,都成為珍貴的歷史見證。
  20餘年跟拍島上人家
  楊麾長期聚焦以南充為代表的川北地區“精耕細作”。
  跟拍任啟芬一家,他持續了20多年。1988年4月的一個周末,楊麾乘坐老鄉的木船,登上嘉陵江江心的下中壩。那時的下中壩是一片沙洲,沙地上排列著整齊的茅草房。“任啟芬當時26歲,就住在村口的大沙包上,家裡有一雙兒女。她在島上種菜、賣菜,丈夫在江邊採石場起早貪黑淘沙石,全家人每天也就掙四五塊錢。”
  這次經歷,讓楊麾燃起了跟蹤拍攝、記錄任啟芬一家生活變化的念頭。20多年來,楊麾見證了任啟芬一家搬進面積200多平方米的磚瓦房,然後離開下中壩住進市區的經歷。1988年楊麾初次上島時,任啟芬的女兒還不到兩歲,如今已經嫁為人妻。
  2005年,楊麾啟動拍攝的《老房人家》,旨在搶救式記錄小青瓦、木結構民居。為了找到那些至今尚有住戶的民居,楊麾每次都選在逢年過節之時,開著自己的奧拓車前往偏遠的鄉下尋訪。拍照之餘,他還通過採訪為每戶居民寫下800字左右的故事。
  近3年時間,楊麾拍攝、採訪共計200餘人。最終出版的《老房人家》,精選了100幅照片,配上100段相應的人物故事,為一方百姓留下了備忘錄、影像志。
  □本報記者 餘如波
  (原標題:楊麾:為川北“父老鄉親”留影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mfvqdxtrdjh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